close

.... 

23去雲林授課的回程與郭喜斌老師同行路上有人作伴聊些有興趣的共同話題我與他聊到了出書的一些事情

郭老師與其他一些好朋友一樣鼓勵我出書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出版與大家分享他也提到應該有不少人需要這些心得經驗

大概是吧

也因為這樣吧所以幾年前開始有朋友希望我開班授課分享這些心得經驗今年(2014)也終於開班了並且得到許多有興趣的朋友關注我主持的傳統建築社團從年初的數十人至今已有三千多位成員我的天行學堂社團課程專用),開辦二週也已超過二百位成員

可是,出書這件事卻是不容易的!

 

一直以來的學習過程讓我發現,許多前輩的一些論述或是說法、講座或授課的內容、流通的書籍或文章資料,都有諸多可議之處,甚至是許多積非成是、誤人子弟的內容,民間文史研究者的則更甚。

因此,在下一直花很多時間在做諸多資料的比對與尋找例證,冀盼自己可以真正的弄清這諸多問題,不要被誤導。稍有所成,將之與同好分享、交流!

這樣的作為,要將這些成果變成正式的文章出現,勢必變成對過往一些專家或研究者的挑戰,恐怕要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前兩年就曾經得到友人的勸告轉述,要我講到類似內容小心一點,因為我在內部聚會活動好意指出一些書籍的錯誤,卻已有人轉達」給原作者前輩知悉,所以……

 

24,抽空逛了一間書店時看到二本新書,花錢買了下來。

但是,重點不是這兩本書的內容有多好,而是他們的內容有多爛,這樣的東西就是我要讓朋友們知道、不要誤信的!

 

其中有一本書,薄薄小小一本125頁,定價250元。

知名出版社出版還有台北市民政局長為文寫序推薦。八十歲的作者王老先生在數百字的介紹中不見他有任何專業相關的學習素養只提到他早年受過史蹟解說員培訓上過一些志工培訓課程當過不少地方的解說員

就像很多早年開始踏入此道的人一樣上完一點培訓課程成為解說老師就真的自以為是個了不起的老師或許間有看點書聽些講座等等因此東拼西湊背背書慢慢變成站在講台上的老師

卻成為誤人子弟的老師而不自知

這樣的老師總是很能侃侃而談講些大多數人不太明瞭的東西說些似是而非好像很專業的知識甚至為文出書貽害更多人

這樣的一方之霸老前輩我是否該挑明了直接說出書中的錯誤連篇呢?( 更別說這裏面還有的是錯字連篇,書籍的校搞很差 )

要說怕傷了人傷了和氣不說將有更多人因此而學到錯誤的東西造成更多難以導正的問題而且如果要一一更正恐怕我寫的東西(指證文)也成為另一本書了

實在沒有這麼多力氣去做這樣的事

 

試舉一例,書中某段文字:

有三個小的升,因為它的形狀較小,所以稱升」,大的形狀稱做斗」,此建築總稱一斗三升」。其作用在支撐樑架,在大斗下面稱斗雲」

錯誤一、斗與升的分別不是比大小,而是有其特殊定義的,顯然作者不懂,只是看圖說故事、用猜的。

錯誤二、一斗三升」下的是斗座」、或稱斗抱」,作者也是不懂,看那上面刻了雲紋,就自己發明了一個斗雲」的名稱。

最後要說的是,他文筆還不太好,寫書好像只是把平常導覽的口語說法寫下來而已,完全忽略了文字的用語與語法。

 

1031125_157-5.jpg  

 

有些問題內容或許可以換成不同的方式來寫作,讓大家知道正確的觀念是甚麼。可是,有的內容真的是要一字一句地指出某本書中的錯誤,好像老師在改作業一樣! 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已經小有名氣的前輩(還不只一、二個人),真的是很難做得出來!

那怎麼辦呢? 要讓這些人、這些書繼續教壞後學嗎? 真的很難做!

這也是我終於願意出來開班授課的重要原因之一!

( 有些個案性的問題,恐怕還是要一一指出才有辦法讓大家知道,所以呢,或許還是要得罪某些人吧! )

 

至於出書這件事還是慢慢再說吧總要想個不太得罪人的好方法才行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