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三十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龍生九子』這個名稱時感到很好奇,我想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大概都差不多吧。資訊普及了現在聽到可能不會覺得太奇怪了吧

重見天日..  

但是,過去一直沒有認真的去探究細節,倒是聽過很多人的『說法』,卻始終無法滿足我的好奇與質疑。只好,開始自力救濟想辦法找答案了!( 很多文明的開始都是因為…「為甚麼?」 )

找了很多資料後的第一個心得是亂七八糟!  第二個心得是我被矇了這麼久

因為,各管道可以上看得到聽得到的- 包括導覽解說老師說的內容有九成九都是有問題的! ( 收集資料時看過的超過百篇,只能說一團亂!真的稍有用心的不出三、五篇 )
以前在一些場合或FB的零星討論中我都有分享過一些心得可是沒有好好的談清楚大概也沒有幾人真的弄懂是怎麼回事曾經在奇摩的部落格分享過幾篇可是還沒談完奇摩就關了部落格所以我把相關資料再重新整理希望短時間內可以陸續寫完分享給大家

這是我自己研究的心得從來沒有人這樣清楚的去整理分析過這些事情以前有朋友告訴我說要小心別人拿去用其實這一直不是我所關心的問題我也從不打算把它們集結出書才讓大家知道我希望大家如果認為我講得有理請幫忙廣為流傳(記得註明是我說的,有問題都算我頭上)。 不過我也不認為靠我一己之力可以喬正這已經亂了二三十年以上的東西,只希望有看過這一系列文章的人可以不要再隨便亂講,慢慢的,積非成是的既有東西或許就可以慢慢清淨! ( 如果有人拿去抄用、卻又說是自己的研究,那就祝福他XXXX就好了!) 

前言

開始前先來談幾個基本條件,就像寫研究論文一樣要把討論的重點與範疇做個界定以免漫天無地的討論變成瞎抬槓
第一如果你要認真看待這一系列東西那您務必要先認同『龍』這件事,不要拿龍是個虛構的東西這種論調來抬槓。那就請您上床睡覺去吧!
第二有名氣的人寫過的東西講過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不管是現代人或是古人都一樣如果您認為有名的人一定都不會犯錯沒有辦法客觀地來討論事情那也請您去睡覺吧好好休息不要浪費時間與我抬槓!( 文章裡會推翻很多名人學者的說法 )
第三、如果您是想問問題,非常歡迎!如果您沒看過文中提到的所有相關書籍,您只能「問問題」、恐怕不適合來「深入討論」,因為我可能沒那麼多時間教您讀書!如果您要深入討論,請您也像我一樣提出明確的佐證來談,不要空談一些假設性的事情,或是那些「據說」(不知是誰說)、「傳說」(隨便船隨便說)、「聽說」(道聽塗說)的東西,那可能只會變成抬槓而不是研究討論!
第四、我的想法不一定對,身邊找不到有人對這做過研究、也找不到有深入的研究專論,自己一人之見可能有偏差,非常歡迎大家一起來研究!
第五、因為我無法四處觀光遊覽,自己無法親身收集拍攝的圖片,只好尋求他人的傑作,有些取得時沒有做好紀錄、不能說明來源,請原作者見諒!若您發現此一狀況,歡迎告訴我補上說明。謝謝! 

零壹

在目前所見大部分的文章中,作者可能擔心讀者們看不懂文言文,無法了解文中的含意,都自己的方式加以詮釋說明可是,有時反倒是畫蛇添足,甚至曲解原意、加油添醋,造成讀者的誤解!這樣的狀況,透過不知詳情的使用者(特別是網友)的不斷轉載、引用,讓狀況不斷擴大,造成吾人所稱之亂七八糟的慘況!
所以,為了不犯同樣的錯誤,筆者認為應先詳實的了解原始典籍,進一步釐清有關資料的內容,而不要再引用目前流通中(特別是網路上的)一些交代不清之文稿,避免人云亦云之說,繼續以訛傳訛。
這也就是一般研究論文中所說的『文獻研究』。 ( 近代的許多文章都只是抄--而且大多是亂抄!)

古典書籍讀得不太多不是很努力的在下,初步只找到了以下這些直接論及『龍生九子』的書籍文章作為我的研究基礎資料(間接引伸出的不在此內)

一、明朝,陸容,《菽園雜記》。

二、明朝,李東陽,《懷麓堂集》。

三、明朝,楊慎,《升庵外集》。

四、明朝,李詡,《戒庵老人漫筆》。

五、明朝,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六、明朝,謝肇淛,《五雜俎》。

七、明朝,胡侍,《真珠船》。

八、明朝,徐應秋,《玉芝堂談薈》。

九、清朝,褚人穫,《堅觚集》。

十、清朝,高士奇,《天祿識餘》。

認真再找其實還會有所收穫只是個人發現晚期的都屬於文抄公類的東西並無新見解所以就未再繼續研究蒐羅。 ( 這也就是先前說過的,如果要真的來「討論」,請先把這十篇內容看懂了,這樣討論時比較好溝通!)
如果看倌有興趣,這些書您都可以在國家圖書館找到。 ( 建議不要看被人翻譯過的白話版,會有翻譯者的錯誤見解產生 )註1 

零貳

如果您知道的『龍生九子』有涉及以下這些,不看完我這一系列的文章你會後悔: ( 如果你只是習慣道聽塗說或是瞎說,那就另當別論 )

龍生九子中老大是AA、老二是BB…這是誰說的您知道嗎?
您認識(背誦)的『龍生九子』是上述十本書的一個版本,您知道嗎?
古書上提到被稱為「龍子」的至少有二十多種您知道嗎?
這許多的龍子名稱與內容,有很多被亂湊一通您知道嗎
有很多專業學者(知名的)談到這些龍子(圖紋)的時候都是隨便找個東西來抄,他們根本沒有真的去研究過!您知道嗎?

先來玩個小遊戲以下要讓您猜四個生物的名稱」…

看『狗尾』二字,猜此生物的名稱是「狗」、 「尾」、 還是「狗尾」?
看『鴟尾』二字,猜此生物的名稱是「鴟」、 「尾」、 還是「鴟尾」?
看『狼吻』二字,猜此生物的名稱是「狼」、 「吻」、 還是「狼吻」?
看『螭吻』二字,猜此生物的名稱是「螭」、 「吻」、 還是「螭吻」?

這四個答案分別是: 狗 , 鴟 , 狼 , 螭 。
如果有人(文章)說, 『鴟尾』、『螭吻』是某種獸的名稱,請取笑他!

有些人(導遊、解說員…)為了解說有趣之故,總愛加油添醋、穿鑿附會瞎編故事,從不探求史實真偽,只求說得有趣、被人稱讚!之後,一個傳一個、一個學一個,終於積非成是,再無幾人搞得清楚! 

回頭說說先前講到的幾個狀況

古書上從沒有說過誰是老大誰是老二之類的,因為從沒有人看過哪一隻先被生出來!這種說法,只是導遊、解說員…為了增加解說趣味而編造出來的「故事」!  您可以亂說,但請不要栽贓嫁禍給古人!

二、您可以把『龍生九子』背得滾瓜爛熟、講得天花亂墜!但是,拜託…各位導遊、解說老師…請您弄清楚背的是哪一本古書的版本! 蘆洲的洪希賢理事長曾經分享過一個概念非常好,他提到,很多事情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說法(版本),要相信哪一種都沒關係,但是一定要清楚知道依據的版本是甚麼(所謂何來),不要自己解說半天,卻甚麼事都搞不清楚。…
弄清楚自己的依據還有個要點,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在討論的時候,才知道各自所憑為何,不會變成是在抬槓而非討論!
 

未來的文章中,將把過去學習中發現的很多細節問題一一說明,這是不會有標準答案(說法)的東西,只希望能夠把事情弄清楚,未來在解說或談到相關東西的時候,自己會有清楚的見解與思考邏輯。

看倌是不是也想要當個腦袋清楚的人,那就是您的選擇了!

 

1
個人知道近代最多人參考得一本書可能是野崎誠近先生著的《中國吉祥圖案》但是他對於古書中的內容到底看了多少不可知悉經他轉為白話文的東西已經稍有出入,雖未列為研究文獻之列,仍是重要研究參考(驗證)資料

...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