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下午花了近三個小時,把去年買的《傳統漢式大木作落篙-許漢珍疊斗式落篙技藝》一書再次細讀完。(林宜君博士,2012.12.,文化部文資局)
不才的在下,對於文中的某些論點雖有所疑義,若真要提出討論,恐怕還要像這些學者一樣去找出一大堆輔助資料來證明自己的想法,這恐怕是個大工程。而且,有些問題是很難有明確答案的,多說無益!(或是有空再慢慢寫、慢慢說吧)
這本書的許多基礎是建立在這本博士論文上的-《以數位方法再現臺灣傳統大木構架丈篙之可行性研究》(2009.07.,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論文指導教授是徐明福先生。(徐教授曾在2011年主持文建會的「台灣傳統大木丈篙傳習計畫」)
可能是從2000年開始吧,徐教授的許多門生之畢業論文或研究(當然包括徐教授自身),有不少都圍繞在:丈篙與其數位化、3D雷射測量、疊斗與穿斗式大木構造…等幾個主題。(這也可以再次印證個人與朋友聊到的話題:有些教授或研究室愛皆研究案的原因:研究案-畢業論文-學位-升等論文-資歷…的糾葛。)
本書雖厚達250餘頁,有超過半數的頁面卻都只是匠師的作品基本資料收錄,參考如下圖。(這一張照片是2頁-- 一個個案)
書中其餘的120頁內容中,有70頁是在記錄與說明許漢珍司傅落篙的操作(實作)過程與重點,另有20頁在記錄許司傅的個人「生命紀實」,而序言與目錄、說明又佔了17頁,剩下真正的論述只有14頁-而已! ^_^
於此,在下以一個「讀者」(花錢買書的人)身分,對作者文中一些明顯的用語問題提出個人的異議之處,請大家一起來看看。不才的在下若有想得不對之處,還請給在下指導一下。(一個沒上過傳統建築課的五專生,竟敢去對一個建築博士寫的書提出異議,好像有點不自量力、討罵挨喔!)
01..
「穿斗式」(一種構造形式的名稱),這是大多數人的用法(寫法),包括如:林會承、徐明福(林宜君小姐的恩師)、洪文雄、李乾朗…等教授的著述中皆可見到。林小姐在其博士論文與本書中皆不用上述這個常見的用語寫法,但是她用的卻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名稱:林小姐在本書中的用語是『穿鬪式』;在其博士論文中的用語則是『穿鬬式』。
個人認為,作者在使用名稱上有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壞事,只是,若要使用較不常見的用語時,或許可以說明一下原因,如果前人使用的不恰當,應該詳述因果、倒正視聽。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為什麼不能就使用常見的名稱讓閱讀的人輕鬆點呢?(雖然,作者在其博士論文中有提到,有點認識的人也大多知道,這三個名稱是指同一件事。)若作者真有主見,自己寫的文章中或許就該統一用語,不是嗎?(這本是在外流通的”書”不是論文,而且用的是公帑、文化部出版的!)
02..
作者在文中提到,為了匠師記載內容的真確性,許多名稱上都以許漢珍先生的稱法為主。這樣的觀念個人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卻不能完全認同!因為,許多研究者都未能妥善處理這個觀點造成的問題,讓許多名稱產生混用的狀況(宋式的、清式的、匠師的、通用的雜陳),又未能善加說明,讓閱讀的人實在是有夠傷腦筋。個人認為這不是一個責任的作者該有的態度! 許多名稱混亂的原因也常從這裡開始!
例如,穿鬪式「扇架」、疊斗式「架棟」、「屋架」、「構架」、「棟架」,這裡五個引號中的名稱都是指同一件事。想想,在同一本書中就用五種名稱來指述同一件事,是否恰當呢?(有時為了尊重匠師用語、有時為了讓大家易懂,所以就…)
在其博士論文中也有類似的狀況!
論文第七頁附圖如下:
附圖主標題名稱用「穿鬬式扇架」,小圖的標題則用「穿鬬式構架」。
03..
『ㄙㄞ ㄏㄨ』(台語發音),這個用來指稱匠師的台語名詞,常見的中文寫法(我的認知)大概會是:師父、師傅、司傅…等。對於一些知名匠師,在近年的相關文章中常寫為XX司,例如:彬司(陳應彬)。
林小姐在此書中引用日治初期文獻《安平縣雜記》(作者、成書時間皆不詳)的文字內容,使用了『司阜』的寫法。這對我來說是件奇怪的事!
我的疑問是:1.為什麼選用這本書的用語,而不是其他的書籍(有確實作者與時間的、年代更早的、有考證基礎的…等等)? 2.為什麼不用目前大家普遍認知的名稱寫法「師傅」或「司傅」,硬要去用一個不流通的名詞-標新立異嗎?
而且,在這個名稱上,作者自己也出現混用名稱的現象。例如:P.21..「執篙匠師」、P.22..「落篙司阜」、P.23..「執篙司阜」,這三個名稱指的是同一個人。
04..
在文中第20頁出現了這麼一句:「…將架筒厝的短仝以云斗與十字栱相互疊組…」,還有一句是:「…進深軸向彎插或線柴構件…」,不曉得有幾個人看得懂這兩句話!不懂的人可以視它為文言文,那我就把它翻譯成可能較多人懂的白話文。
第一句翻譯是:「…將樑柱式屋厝的短柱(瓜柱)以數層斗與栱(正栱、副栱等)相互疊組…」,意思就是說下面這張圖的左邊構架型式演變為右邊的疊斗型式。
第二句話則是:「…進深軸向的束(束仔)或束隨(看隨)構件…」,
完全用匠師的話來寫作是否恰當呢?就由觀者來判斷了!(還好我程度不錯,不然還真是看不懂!)
05..
可能是為了便於數位化,作者將構件予以編號,並附圖、列表說明。
作者舉例的台南市大銃街元和宮中殿剖面圖中,神房上的一個「通隨」(編號Xf4B1a)構件,在P.67..表中用「通橢」; P.102..文中用「彎光」、附圖寫「彎光(通仔橢)」; P.109..附圖中用「通橢」。
另外,同樣的「通隨」(不同位置),在P.63..文中用「彎光」、 P.69..文中則用「彎弓」、P.69..註釋中則又用「橢」。
這樣的名稱錯亂,實在是有點……
除了名稱的錯亂外,其實「橢」字應該是「隨」才對,早期很多人依著匠師的口音挑字用,選了一個有木字邊的「橢」,此字音同「妥」、實是誤用,近年大家多數人已不再使用。「隨」字是「跟隨」的意思,常見的有『束隨』、『看隨』、『通隨』…等。
而這個俗稱『員光』的構件,在本書中則稱之「彎光」、「彎弓」,這都是用台語的發音之音譯而來。根據台藝大王慶台教授的研究,考慮這一個名稱的本意,音譯應稱「彎栱」才恰當。(王教授曾拜師學習木雕,可算是正式的木作師傅)
06..
同樣是因為尊重匠師的用語,出現了一些讓人難以看懂的名詞,又因作者未加說明,在下只好拿著放大鏡仔細研究文中所附的構架圖細節,才弄懂這些名稱。
例:P.63..有這麼一段構件描述:「…紗帽翅、彎插、束仔、線柴、通、直出、彎光。」,在P.70..類似的內容變成:「…西帽匙、彎插、付插、云斗、刀栱、通橢等構件。」
在下為大家說明如下:
紗帽翅 = 西帽匙 = 頭巾
彎插 = 束(中脊下)
線柴 = 付插 = 束隨(「線柴」在本書中有時也寫成「線材」)
云斗 = 疊斗組中的斗
刀栱 = 關刀栱(正栱)
直出 = 步通(或出櫸正栱之類的無雕花構件)
相關附圖如下:
(本文相關作者附圖是引用自其博士論文之電子檔案內容)
指出這些書中有關名詞使用的問題,不是要找作者麻煩或是故意挑剔,重點是要指出一件事情:學者的這種狀況(認識不清或混用)是相關名詞混亂的原因之一!
在下過去學習的過程當中為了這些錯亂的名詞吃過不少苦頭,於五專的畢業專題中這些建築構件名詞的整理是最主要的重點。本有意圖於退伍後寫本適合初學者的東西(類似於用語詞典),並於軍中持續寫作(1986~1988)。後來因為林會承教授《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一書的出版(1987)讓我打消了念頭,相關文稿束之高閣!
或許是在下的中心想法與過去的努力鑽研,總是對「名詞」極具敏感度,也相當的在意各作者對名詞亂用、混用的狀況。在下也一直相信,對名詞認知(理解)的清楚,應是傳統建築學識的基礎,如果連基本的東西都搞不清楚,甚至指鹿為馬,那我還真的難以相信這人對傳統建築有多內行!
學界是這個產業的領頭羊,傳統建築的研究、調查、修復規劃…古蹟的指定、相關的審查…等等,靠的都是這些學者專家。
這些人的所謂研究與論述,如果都各持己見、用自己認為對的名詞,都不考慮其他人是否能看得懂、不考慮溝通的問題,那這些所謂的成果能發揮多少效益,就真的是很讓人擔心!當然,或許這些人真的是只考慮自己的人看得懂就好,每個人都在自己一國的場域內玩著自以為是的遊戲。那就另當別論!
最後要說的是,去年下半年買的兩本文化部出版的書著實都讓人有點小失望,一本是所謂的彩繪專家寫的門神書,一本是這個建築博士寫的專論,真的是…… >_<
當然,還是很感謝有像林小姐這樣的一群人在努力探尋未知的部分,認真的研究與記錄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文化,讓我們其他人也得以了解相關的知識。這一點點小問題絕對無損於作者的成就,只是,少了點問題就完美至極了! ^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