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623_198-413.jpg

 疊斗式構造  

 

今天下午閒來無事,把去年買的傳統漢式大木作落篙-許漢珍疊斗式落篙技藝》(林宜君,2012.12.,文化部一書再次細讀一番。這是我的一種習慣,新書先很快的瀏覽過一遍,有需要細讀的再找時間看第二遍,細讀知並做筆記等等。

第二次看這本書,很快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問題,讓我在第一章的前言之第一行就停下來了,費了一番功夫後,再寫下這篇東西,明天再繼續看第二行囉!

別誤會,今天沒要挑剔人家寫的書! ^_^

為什麼第一行就讓我卡住了呢?就因為『疊斗式』這三個字!

對於這個名詞作者下了一個註釋,嚴格說起來是這個註釋害我卡住的!

註釋中寫道:「疊斗式」一詞是林會承於台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所提出的(1987P.61)。……李乾朗在台灣傳統建築匠藝第四輯》提出疊斗成為柱子的化身說法……2001P.16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不會覺得這註釋有甚麼問題,我的問題就在有關林會承與李乾朗教授的描述。

我的歷史印象,當我還在學的時候就懂「疊斗」這些事,那時林老師的書還沒出(那時我還想本類似的書呢!),怎麼會是林老師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東東的呢?李老師又怎麼可能到2001年才有相關的說法呢?有點不可思議!(那時候的我都已經懂的東西,怎麼會沒有其他人懂呢?)

我看書常有這樣的狀況,所以,我又來到書架前搬出近十本書,很快地找我要的答案。很快就有答案了,雖然已經將近30年,我的記憶是沒錯的! 

 

我在1985年寫畢業專題時(五專,不稱畢業論文),雖然沒有在其中提出「疊斗式」的名稱,但是,在相關構件說明中的『童柱』一項中,個人就已經提出「瓜柱」VS「疊斗」之結構變意的說明! 

專題名稱是《傳統建築構材資料庫之建立》,1986.06.。我一直不認同隨意自創名稱,更不敢自以為是的當第一人,所以從未將想法創出任何一個新名稱 

書中附圖如下:

 

瓜柱VS疊斗   

( 我畢業專題中的手繪插圖 ) 

文中的說明:為避免短柱(童柱)因榫卯太多造成破壞,而用數斗相疊之作法(疊斗)代替之。 

 

更進一步地說,當年(1986)在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古蹟研究室實習時,我們畢業小組主要參與的『草屯龍德廟』研究案(在下是小組長),我在研究報告中也正式使用了「疊斗」的名稱。在此之前,研究室的論文報告未用此名稱  

 

個人淺見, 

林會承教授可能真的是第一個創造出、並在正式著作中提出「疊斗式」名稱。 

以往(在此書之前),許多前輩常用「傳統閩南式」之類的說法指稱這種構造型式,而沒有為它創造出新的名稱。有些不理解的人則直接稱疊斗式構造為「抬梁式」 

重要的是,沒有為這種構造型式創造新的名稱,不代表沒有人注意到、瞭解到、聽到『疊斗』(塔斗)這件事!而且,對於疊斗式構造形態的變化推論,個人比較認同李乾朗教授的想法,林教授的說法個人則不表認同!( 對細節有興趣的,請自己去找書來看  

( 經查,徐裕健教授的碩士論文中也曾出現「疊斗」的用語,只是未作任何說明 ) 

 

 

透過這小小的一個名詞,讓在下有點小小的好心情。 

當年(1985),一個未曾上過任何傳統建築課程的專科生,一個傳統建築的菜鳥如我者,透過自己有興趣的看書,也可以搞懂「疊斗」構造型式的概念內涵,看起來自己的程度應該還不算差!( 30年前的那時候,市面上沒多少書可以研讀  

 

透過一個建築博士近年出版的書,確認我二十多年前就懂的事,心情整個好了起來!
( 改天再來寫一篇  好好談一下有關插圖裡的內涵 )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