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最近的例子來談談古蹟維修的一些「黑幕」!

古蹟問題.jpg   

蘋果日報在38日所刊登的一則新聞,從內容來看,2006年花了4.6億元整修,光是用在處理漏水的問題上就有4350萬元,但是,事實證明無效!大雨大漏、小雨小漏!
如此花大錢的古蹟維修,四千萬元只修一個屋頂漏水……結果是……無效!
對某些古蹟來說,這四千萬元可能是求了十幾年都要不得的!

錢怎麼花不是看需要,而是看「效益」與「政績」……官員老實說!
曾經在一個古蹟活動的公開場合中,那時龍女士還是台北市文化局長,對於經費有限無法全面性照顧所有古蹟的狀況,她就曾明白表示確有難處,需挑選重要的個案依序進行。(每年的預算有限)

這是什麼意思?看看台北市的古蹟就知道!

那些所謂的「重要」個案,一是位於明顯的都會區內,修好大家都看得到-對市民好交代;二是可以投入「再利用」,可以很快有錢賺-對議會好交代而且這樣的案子比較有經營團隊願意接手容易出脫(西門紅樓、台北光點、松山文創…)
所以那些在比較市郊的不顯眼的無政績效益無實質利益的就會被列在名單的後頭慢慢等著排隊
這些沒用的古蹟就要撐著點,可能再十年就會輪到你-如果房子沒有垮的話!

悲慘的古蹟 
 陳悅記祖厝的慘狀

排隊花錢是一回事,預算怎麼花又是另一回事。

那錢都是怎麼花的呢?

分享一個真實案例!( 單位人員與匠師親口說明的 )

某個古蹟要做局部維修,依規定上報政府管理單位處理,相關人員請專家與建築師評估,估價約需80~100萬元! 古蹟單位與匠師等人都覺得是天方夜譚!(鬼話)
也不過是整理一點磚柱與磚牆,不到二坪大的面積,見鬼了要這麼多錢!

最後,業主以自辦方式、花20萬元請匠師協助完成!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落差?

因為,依「正常程序」...要先經過提案 審查 設計 繪圖 招標 發包 分包 寫報告…等過程,每個關卡的單位與人員都要賺一手(作業費)…
所以20萬的成本就變成100萬的預算, 最後打個八折可能以80萬元發包搞定!!
這就是為什麼公共工程的費用總是天價的原因...更可恨的是 品質還不好… ( 因為,當初報價被審預算的人被打八折…所以只給八折的品質 )

網友鄭先生FB上曾回應此新聞曰:
古蹟界號稱徐十趴的案子,松菸算近代建築 結果還漏水…

在下回應:
是阿...人家會做生意、後台夠硬…不管出多少事,仍舊是生意接不完…
( 徐十趴是誰,是北部某知名建築師/教授,其餘的自己查吧 )

就像諸多公共工程一樣,黑幕講不完! 不要以為『文化資產』的圈子就比較乾淨,沒有啦!清者自清,烏漆媽黑的還是很多啦…^_^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