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朋友問我:「我看別人的導覽、戶外課,一趟出去都是走(參觀)很多地方,你上戶外課怎麼一節3小時才講一個點,戶外導覽也是沒幾個景點?」
我笑一笑回答:「這問題以前就有人問過了!」
( 江盛文攝 )
傳統建築自修學習超過30年,我的目標不是要帶大家去遊山玩水的。而且,我也沒資格、沒條件去遊山玩水!(以後當然很難說)
曾經有前輩告訴我,社大的課想要學生多很簡單,少上室內課、盡量出去玩!沒錯,在社大圈子待了幾年,領教到了!
我只能說:抱歉了!我走的是專業路線!
(有些前輩老師抄點資料、背點東西,帶著大家逛街聊天、東指西指,講的東西這裡有問題、那裏胡瞎說!這種事在下做不出來、也學不來!)
我的目標是要:傳承與發揚建築中的(優質)傳統文化!不是只要帶大家逛街看風景!
因為有內涵,所以,一堂戶外課可以只講一個點(建築物)。
我也曾在社大上課時直接說:喜歡遊山玩水、說故事講傳說的,可以去找別的老師,這一類事情我不擅長!
( 江盛文攝 )
人各有好,不一定是甚麼對錯。
有一群人跟著某位老師遊山玩水,不錯,那是他們想要的,他們不需要嚴肅的學問!
有人支持我。喜歡與我討論事情、深究內涵,也很好!
至於,什麼是建築中的傳統文化?
我以一幅建築物上的彩繪舉個例吧!
題名:『竹密不妨水流過』。
這句是將人事紛擾、是非不斷的環境,比喻成叢生的竹林,認為人生的處世態度,若像流水般,謙卑屈讓、隨情順勢,那麼,又有甚麼看不透的場合、過不去的難關?
這是不是寓意深遠呢?
我想,這是大家都該好好學習的人生態度吧!
傳統建築上諸如此類的東西很多,匠師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或許他們自己也不是真的明白這所有的人生哲理,可是,除了讚嘆他們技術的精巧之外,這些故事內容才是我們真該去了解,更應該在這個新時代繼續傳承下去的不是嗎?
我還是會繼續專注地走我相信的道路,期盼能發揮一點點力量,我的課、我的導覽,始終不會只是愜意的遊山玩水那麼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