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01124_001-43.jpg  

『一棟建築物有多少構件、有多少個名稱,您知道嗎?』

 

自從我十七歲開始接觸中國傳統建築,就深深覺得這些傳統建築相關名詞讓人頭大。為了學習相關知識,非得下苦工去了解它們、記住它們,卻還是常常讓人一知半解。(缺乏實務經驗的學習)

在畢業那一年,就以這方面的主題寫了畢業專題報告,談不上什麼研究,只能算是花點苦功整理過去學習的心得,做成一份資料整理的報告,重要的內容就再於釐清名詞上的一些問題、製作詞條,收集一些參考圖面,做一些篩選整理的工夫。

本有打算在退伍後繼續努力,希望可以做出點成果,卻先看到前輩出版了類似的書籍,看是也有人有感於此!前輩的努力與功力,自然不是在下可以比擬,所以就未再進行,不過也一直特別關心這方面的問題、繼續做資料的收集整理,也一直在許多機會中推廣正確的名詞使用之觀點。也許有人不是很在乎,個人倒是覺得這很重要,各個構件的名稱就像是每個人的名字,不能張三李四隨便亂湊的,而且,正確的使用通常還代表著是不是真的理解這些內容,怎麼能不在乎呢?

 

有一次在古建築修復的工地觀察中,發現了一些有關於名詞的物證,讓人格外興奮。這一次在工地的觀察,最引起我好奇與關注的,就是出現在構件上的名詞註記,而且還不只一個,有新有舊、寫法不同,引起我一探究竟的心!

經過一段時日的努力,這次的現場觀察紀錄頗有收獲。這些木構件上的註記很多,經詳細比對、了解之後才發現,註記文字總共有三種,各是不同的師父所留下,其註記的方式也代表各師父用語的差異與時間點的不同,值得好好研究。

 

以下面這個斗為例, 

斗

在這個斗的上面共發現有三處註記:

下圖..左下區塊一處:這是本次修護工程拆卸構件(落架)時的師父,以簽字筆所註記的。

990203_030-43.jpg  

 

下圖左..斗的右下區塊下方:這是本次負責組構的木作師傅陳先生,於整理物料時所寫的(2009年)。

斗-2 斗-3  

上圖右..斗的右下區塊上方:這是早期遷建時(1912年)的師傅以毛筆所寫的註記。

上述第一、二項的註記是近年所做,幾乎是每一個構件上都有。而第三項的早期註記卻非大家意料中事,而是在近期陳師傅整理物料時才注意到,不過,類似這樣的註記似乎也不在少數。如前面所述的,這些註記反映出各師父用語的差異與習慣,所以本人特別加以收集、整理,並向陳師傅詢問相關的可能狀況。

試以下表舉例說明三者間的部分用語差異:

 

落架的師傅

陳師傅

早期的師傅

第一落

三川殿

三川殿

前進

明間

中宮

中宮

左側構架

大平

正足左畔

正足左平

大平?正足?中宮?左平?....猜得出是甚麼意思嗎?

 

木構件上用毛筆書寫的註記是令人意外的發現,因此,格外引人注意。令人好奇,到底這類的註記是什麼時候、什麼人寫的?透過這樣的註記,是否可以反映出什麼樣的訊息呢?本人特別向大木師傅陳先生請教可能的狀況。 ( 陳師傅是當初此建物遷建時,主事的知名大木匠師陳應彬先生之曾孫 )

以下我們先來看看一部分的舊構件註記影像記錄。
( 從這些內容可以了解匠師的用語外,還可以了解不同匠師的用語差異。)

 

新的註記-副栱 副栱的註記

舊註記-前進左前   獅座上的舊註記

斗座 

上圖--花草斗座   下圖是此斗座上的舊註記

斗座上的舊註記

 

斗

上圖是一個斗的頂面      下圖則是這個斗的舊註記

斗的舊註記

 花草斗座

上圖--花草斗座      下圖是此斗座上的舊註記

斗座上的舊註記

 

連栱的舊註記 連栱的舊註記

斗座的舊註記 斗座的舊註記

 

斗座的各類註記 斗座的註記(新舊雜陳)

連栱的舊註記  連栱的舊註記

 

......待續!!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