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峒保安宮旁的四十四坎」,在早年學習的過程中就一直有釐不清的疑問:有傳說四十四坎是用保安宮建築剩下的建材所興築的,也有說說者沒什麼關聯
因為不同的說法都來自知名單位或人士,索性就暫時予以凍結。
即使是後來在帶導覽,都盡量不去多說!

直到(大約)十年前,從《大台北古契字集》(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2002)中看到了四十四坎的合約(P56~57才算是覺得撥雲見日
也才發現,以前知道的幾種說法沒有一種是完全正確的!

2017,在迪化街一段的「同安樂」展覽資料中看到由陳悅記家族所收存的合約原件,又讓我更加確認了!…^_^…

那些說法是錯的我就不多說了!
因為我已經很黑了,背上插了很多飛刀與黑箭,
所以我只告訴大家正確的是什麼,這樣會比較簡單!

…^_^…
……

合約中一些比較重要的關鍵字條列如下

仝立合約字人  王智記  陳蘭記 王元記 高明德 陳陞記 鄭西源

隆同街公鳩銀元立號金同成合買郭講兄弟等旱田

自壬戌年興工起蓋瓦店相向四十四坎

每坎地闊壹丈柒尺伍寸實內壹丈陸尺弍寸

於癸亥年十月落成

口恐無憑仝立合約自壹樣四十四紙各執壹紙永遠存炤

嘉慶拾伍年柒月

「秉筆鄭為政」

……
從合約中可知
興工時間是:壬戌年,即嘉慶七年-西元1802年。
落成時間是:癸亥年,即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以上合約重點內容文獻會版的內容與此相同,開心!

另外根據大龍峒保安宮官方資料所示嘉慶十年(西元1805年)聚資興建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正式完工(據《大龍峒保安宮宗教建築藝術導覽》民國8910月,台北保安宮出版)

由以上內容可知,民間流傳多年說法: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完工後用剩餘材料建造。
此一說法純屬誤傳,並非事實!

……
以上說明敬請參考指教!
如果有人還是寧願相信傳說而不相信合約證據
那就沒辦法了
以下照片翻攝自「同安樂」展覽資料中的合約原件。

…^_^…
 

1060901_195-43.jpg

1060901_203-43.JPG

1060901_204-43.JPG

1060901_202-43.JPG

1060901_201-413.JPG

1060901_198-413.JPG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