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接觸不以為意,就像有句話說的:「近廟欺神」,對於外人來說可能就會覺得驚艷、新奇。
前些時候有朋友問起有關板橋慈惠宮的事,大概也算這一類的吧!
慈惠宮曾經大肆改建過,有些人常認為改建過的鋼筋混凝土寺廟沒甚麼好看,早年我也有這種錯誤觀念。朋友聽過導覽活動的解說才知道,慈惠宮還有留下一些舊石雕,所以特地來問我相關的事。
今天就來分享這些石雕的一二事!
根據慈惠宮的官方資料所示,創廟於咸豐五年(1855),歷年在同治、光緒年間有過數次整修,最近一次的大規模改建是在民國64~73年間(1975~1984)。(註)
這次的改建,把廟中舊有的、堪用的石構件移用於二樓-大多在前殿步口,一樓部分幾乎都是新的。
這些石雕的內容傳遞出一些訊息:
首先是正殿前的左右兩廊留有兩對舊龍柱,其柱身上都留有落款。
靠正殿內側的一對,左柱上刻有『同治癸酉年仲秋』(同治12年-1873),右柱上落款『龍邑林本源敬獻』。由此可知,這是知名的板橋林本源家族在同治12年所捐獻的一對龍柱(林家來自漳州龍溪)。
在此對龍柱的外側還有一對龍柱,左柱上刻有『同治13年春月穀旦』(1874),右柱上落款『舊靖邑眾弟子首事簡德萬仝敬獻』。
再者,是位於二樓前殿步口廊的牆面石雕,步口廊的三面牆上幾乎都是留用的舊構件,新做的石構件反而是較少的。
這些舊石雕落款的時間都是在同治13年(1874)春,其中一對石柱上還留有『峰山弟子蔣麗寸敬謝』的落款,甚為難得。
由以上內如可知,在同治12~13年間的這次工程中,主要的石作工程是由來自惠安峰前的蔣麗寸司傅所承造(承包)的。(這些石匠應該至少在同治12年-1873-就來到台灣)
個人第一次來慈惠宮記錄這些相關內容是在民國74年(1985),那時因為工讀的公司負責林本源園邸修復的相關工作,因此曾數度來板橋。一方面是到園邸內學習,一方面也利用時間就近參訪接雲寺與慈惠宮,並做了一些紀錄。可惜那時的幻燈片資料都被A走了!
第二次比較認真的做接雲寺與慈惠宮整體紀錄則是在民國90年(2001)。
再來則是民國98年(2009)加入林本源園邸的志工後,就時常利用值班之後的時間造訪、紀錄、研究這兩間地方的大廟,也已經帶過十多次的導覽解說團至此參訪。
不過,不少朋友確實對於這寺廟的石雕細節不甚熟悉,或許是像我前面所述的,看到這是座改建過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就未多加留意詳看。
甚至,很多專家、學者、名嘴、作者、導覽名師也未多關注!
個人深加研究與追蹤的資料所獲心得如下:
李乾朗教授在傳統建築界的地位不須我多說,在下也是他的忠實粉絲。在他的相關研究與著作中,也從未提及本廟的這些石雕,恐怕他也未多加關注。
梁震明先生有關龍柱的著作中有提及此二對龍柱,但也未多所著墨。
比較特別的是,本人曾在中國出版的一本《惠安石雕》書中看到一段較有關聯性的文字,這一段文字後來也出現在2001年莊耀棋先生的碩士論文《在臺惠安峰前村蔣是打石匠師群之研究》之中。
這段文字是提到現今福州城內還能查到清末他們(峰前石匠)所開設的石店相關資料:「…蔣麗燕和蔣麗角設於北門者,蔣山箱設於西湖者,蔣生河設於東門者,…最有名的蔣源成號,設於…,大約創辦於同治年間,第一代店主為蔣山斗…。」 (蔣源成號曾經負責南京中山陵的石雕工程)
從相關資料還得知,峰前蔣姓的昭穆字輩為「志明壽山麗、仁文福海生」與「子孫昭孝悌、法祖忠良賢」。
綜合以上資料可知,蔣麗寸司傅是峰前蔣氏的「麗」字輩,依輩分來看,他比知名的石匠蔣馨(仁字輩)還長一輩。
可惜,相關的研究資料在兩岸都還不多,多年來仍一直無法得知有關蔣麗寸司傅的相關生平細節、其後人在台工作狀況與相關作品…等。不過,透過這個案例我們也可以知道,峰前村蔣姓石匠來台的時間恐怕比多數人知道的、諸多資料上提到的年代還要更早一些!
只能期待有心、有時間的同好,繼續深入研究了!(說不定還得要去對岸親自查訪)
後記--
本文第一次初稿完成於1986年,局部修整於2001年;第二次大修改調整於2010年。第三次的修改,就是在今年初朋友的詢問之後的一月底。
之前未有任何人公開為文提及慈惠宮的這些石雕相關的事情,本文算是第一次的批露,期盼對此案有深入了解的朋友先進、甚或是廟方管理階層,可以提供更多資料讓有興趣的同好得以投入更多的研究!也期盼相關研究者們,可以把這個案例的資料加入您們的研究中。
若有不當之處也請大家不吝賜教指正!
…^_^…
(註)
最近一次的改建開工於民國64年12月15日,73年11月20日完工。
根據廟方於2006年2月出版的《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慶祝建廟151週年嘉年華紀念專輯》一書所示,至2006年建廟151週年,則應是創廟於1855年(咸豐5)。其中又云,同治12年(1873)發起重修,奠定先前的廟貌。光緒17(1891)年、光緒21(1895)皆有整修年。
但是,《板橋市志》中的記載卻有不同。根據民國99年版的《板橋市志》所載,慈惠宮是咸豐10年(1860)板橋林家的林國芳自新莊慈祐宮分香而來,當時尚未建廟而暫祀於接雲寺中,直到同治12年才建廟,並記載明治30年(1897)有整修工事。此與廟方的出版品記載有所差異!...特此說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