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保安宮  
    
( 台北保安宮 )   

 

中國之古就有許多的規制,透過表象的規範作出身分等級的差別,建築、衣著服飾、排場…等等,數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當我們在了解傳統建築時,這些象徵身分、地位等級的特點,總是在每個建築研究中不斷會被提出來,也是我們認識這些建築的要點。

雖說如此,我們卻不容易在台灣的傳統建築界看到比較完整的說明或論述,如果有,可能都存在於學術圈內的象牙塔中吧。事實上又非如此,因為我們從諸多學界的研究論文中又看不到清楚的內容,在社會坊間倒是有很多論點在流傳著,卻也見不到有幾人真能說明白。

 

前面曾經貼過兩篇有關「五門」制度的文章,引起一些朋友的關注與回應。

在前篇曾經引述坊間暢銷的兩本傳統建築書籍作為參考,在此我們再來看看相關的說法:

《台灣傳統建築手冊》一書中的33頁,提到:「自古以來,間架便是身分地位之象徵,以明清為例:公侯及一、二品官之門屋限三間五架,廳堂限五間九架(清制為七間九架),其餘屋舍不得大於廳堂;三品至五品官之門屋限三間三架,廳堂限五間七架;六至九品官之門屋限一間三架。」  書中的103頁,還提到:「古代官宦之家,其門屋常作二、三重,帝王之家更多至四、五重,」。其餘未多提及。

在《台灣古建築事典》一書中,第48頁的「五門殿」一段中是這麼說的:「祠廟第一進門廳開設五門者稱之,按古制天子宮殿闢五門,諸侯士大夫闢三門,庶民只闢一門,故主祀神祇為帝后級者,才可享五門之尊,鹿港龍山寺即有五門殿,又五與午同音,故亦稱午門。」

相關的內容都未明確說明資料出處,前一書的說法則應是出自《明會典》,其中漏掉了一句:六至九品官之廳堂,限一間三架。

 

以北京的紫禁城來看看『帝』級的規制,應是最清楚的。《大清會典》中提到:「午門為紫禁城正門,…重樓九間南北彤扉各三十有六…」,「午門」是一座大殿作落在城樓上的樣貌,呈ㄇ字型格局,規模相當大。殿寬九開間,深五開間,重檐廡殿頂、黃色琉璃瓦。「午門」總寬115公尺、深106公尺、總高49.75公尺,說不定整個矩形範圍比鹿港龍山寺的佔地還大。

如此規模的午門,在出入上有許多嚴格的規定,例如:中門不是其他人能走的。因此,為了使用上的方便,紫禁城除午門(南向)外之城門皆開三門(皇帝幾乎不走這三座城門),午門之正面一樣是開三門,但在左右兩側面牆上各開一門,合計為五門。

若是因為午門含了城牆的部分難以與其他建築比擬的話,我們就來看看太和殿的前門--「太和門」的規模。《大清會典》說到:「太和門九間三門,重檐崇基,石闌前後陛各三出,…」,太和殿是前朝三大殿的大門,於紫禁城中規格僅次於午門,這樣的型式被中國學者稱之為『殿式大門』,李乾朗教授稱之為『殿宇式』。太和門是歇山重檐頂,面寬九開間、共開三門,台基佔地四百餘坪,南北兩面都出有兩道階梯中夾御路的尊貴作法。太和門左右各還有一門,各五開間、歇山頂。整個正面寬度將近二百公尺。

太和門.jpg 

( 太和門 )

這樣的「門」,它也僅只於是一個門,而不是一個「殿」(獨立性空間);它只是一個通道物,而不算是一個正式的廳堂。所以,在台灣的寺廟中常習慣將前門稱之為「殿」,並不算是一個很恰當的用語。

 

在《大清會典》卷七十二中有記載:「府第,凡親王府制正門五間、啟門三,繞以崇垣,基高三尺;正殿七間,基高四尺五寸;翼樓各九間,前墀環護石闌,台基高七尺二寸;其上後殿五間,基高二尺;後寢七間,基高二尺五寸;後樓七間,基高尺有八寸,共屋五重。」

試想,這是何等的規模?參考下圖,北京恭親王府圖片,可略知一二。

恭王府示意圖.jpg
    ( 恭王府平面示意圖 )

恭王府第一重門.jpg
        ( 恭王府 第一重門 )

恭王府第三重門.jpg
         ( 恭王府 第三重門 )

 

若是以此比之寺廟諸神,該算是帝后級以下的次一等級吧。又想想,台灣的寺廟中又有多少所謂帝后等級的,可以有這樣的規模,更遑論再下一等級的。

在中國上被拿來稱之為帝級、並廣獲認同的僅有一例,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廟。這普天下孔廟的祖廟,至少在宋朝時就受到帝王級的禮遇,並確實的反映在建築與相關實質事物上,而不單純只是封號的問題而已。例如:有五重門,即「五門之制」;大成殿面寬九間、深五間,有「九五之尊」的意涵,僅次於紫禁城的太和殿之面寬十一開間。(但是進深相同)

 

台灣的建築發展有自己的一些歷程,也發展出相當的獨特性。撇開帝王的「五門之制」不談,硬是要說「五個門」是帝王級的,似乎也無不可,只是這從來就不是甚麼所謂古代的明確規制。

或許我們可以說,清朝的府第規定親王府的門屋是五間、開三門,比它更高級數的就算是帝級,似乎也說得通。所以,你可以說「天安門」(皇城的第一道門)的城牆上是開五個門;你也可以說「午門」(紫禁城的大門)有正面三門加側面二門共五個門。然後,以此二例說帝級的大門是有「五門」,好像也不能說是完全「錯」的!皇帝只有一個,所以,一般的府第規定沒有列入皇帝的。)  

也因此,當「五門」之制代表五個門的說法在台灣被當成普遍認知後,許多的廟宇不管其建築量體大小如何,想盡辦法就是要在正立面上做到看起來有五個門,才不致落於人後或說落於「神」後)。最後,大家對於真正的帝王古制之『五門之制』都當回事,或是視而不見、或是根本就不懂,更甚者則是不敢講出來(怕被圍剿?)!

 

在下絕對不否認,「五門」這個名詞在台灣已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認知意義。在下始終要強調的是,不要硬去與誰比較甚麼,也不要硬是拿一些自己不懂的東西往頭上套,期望能給自己增添面子。真的沒必要!  誠如我前面所敘述的,真要比,要拿甚麼去跟北京的皇帝比?連親王府都比不上的,不是嗎?我看大陸的許多建築介紹,少有看到他會說自己的建築是甚麼帝后等級的,可是卻大多比台灣的寺廟規模大上許多倍!

何必呢?這種說法講出去恐怕會被內行的笑!講不過人家時又要說台灣地小人稠、土地有限,所以廟都蓋得比較小間。這不是很怪嗎?)

台灣早已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文化,貴在自知!我們要真的對自己的在地文化有認同感,那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直拆那些有文化內涵的老建築,花很多錢去做那些沒有文化的大房子,卻又想要從傳統文化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來當個「說法」,好凸顯自己的「偉大」。這就是本末倒置的了!
^_^....

 

arrow
arrow

    水瓶尼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